• 欢迎访问贝博体育全站app官方网站!
  • 今天是: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规章制度

    关于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审判的实施办法

    2019-01-15  贝博体育全站app官网 作者: 阅读数:96677 【字体:  【打印】 【关闭】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破解制约知识产权审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厅201861号),结合我院实际,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坚持高点定位、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高效司法服务,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奋力打造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全面建设美好霍山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改革目标

    以完善知识产权诉讼机制为基础,以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领域司法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快推进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向现代化迈进。

    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功能

    (一)强化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证据规则的运用,着力破解权利人“举证难”问题。

    1.积极引导权利人申请证据保全。对于到法院咨询的,积极引导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

    2.充分发挥公证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固定证据的作用。引导权利人运用公证机构围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各环节,采取现场取证、远程取证、复合取证等多种方式固定和保存证据。

    3.适当加大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力度。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证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对符合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应当予以调查取证;对不属于人民法院调查取证范畴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进一步推进民事诉讼调查令制度实施,加强沟通协调,拓宽取证渠道。人民法院对属于其依职权调取证据范围的证据,应当及时调取。

    4.积极构建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建立完善技术调查官、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员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实现技术调查官制度与专家辅助人、技术鉴定、专家咨询等制度的有效衔接,不断增强专利等技术性较强案件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5.加强诉讼诚信体系建设。以诚信原则为指引,鼓励当事人积极、主动提供证据。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适当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适用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等规则,一方当事人存在故意毁损、隐匿、伪造证据、阻碍和抗拒证据保全或者妨碍证人作证、逾期举证等行为的,可以推定该证据或者证人所证明事实不利于该方当事人;严重违反诚信原则的,依法给予制裁;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

    6、加强与行政机关和公安、检察机关的联系与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依法、及时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权益。

    (二)正确适用体现知识产权价值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赔偿低”问题

    1.坚持知识产权创造价值、权利人理应享有利益回报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作用,建立以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运用为导向,以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为指引,以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侵权损害司法认定机制。

    2.合理确定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及开支费用。准确把握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及适用顺序,切实保障权利人获得充分赔偿。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等均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综合考虑被侵犯知识产权的权利价值、侵权行为性质、持续时间、损害后果、侵权人过错程度等情节,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加大对合理开支的支持力度,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在适用法定或者酌定赔偿时,应计算合理的维权成本。

    3.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对于具有重复侵权、恶意侵权以及其他严重侵权情节的,依法加大赔偿力度,提高赔偿数额,由败诉方承担维权成本,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根据商标法、种子法等法律有关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对于符合法定情形,积极支持权利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对侵权行为的法律威慑力。

    (三)推进符合知识产权诉讼规律的裁判方式改革,着力破解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执行“周期长”问题

    1.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尺度统一。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依法加强对知识产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尺度与司法裁判尺度的统一。加强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衔接,完善案件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保护合力。

    2.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精审制度。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涉及知识产权案件较少,为积极稳妥审理好此类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有具备相关知识的陪审员参加,须经审委会讨论,强化疑难复杂案件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将窗口服务延伸到网上,努力实现网上立案、缴费、送达等功能,减轻群众诉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智能化大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开发,引入数据分析机构、互联网新媒体等第三方专业机构,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完善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等机制,智能化管理和应用案例信息,及时总结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作用,确保裁判尺度统一,提升审判质效。

    4.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行政机关、行业组织、仲裁机构等的沟通,畅通诉讼与仲裁、调解的对接机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探索案件调解前置程序改革试点,促使各类纠纷解决方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

    5.依法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执行工作。完善执行工作体制机制,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着力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及时兑现知识产权权利人胜诉利益。

    三、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

    (一)建立知识产权法官员额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以案定员”的原则,将知识产权法官员额与案件数量动态结合。强化监督考核,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日常监督管理、年度绩效考核等方式,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存的知识产权法官员额管理体系。

    (二)加大对知识产权审判人员的培训力度。与上级法院联系,争取知识产权审判人员的培训机会,坚持以实践需求为导向,加大对知识产权审判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交流合作,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顾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术的知识产权审判人才。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实施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涉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案件及时、高效、公正审判,依法最大化保护权利人利益。

    (二)强化工作保障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的要求,统筹、调配、充实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力量,在经费保障、物资装备等方面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优先提供保障和支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建设。

  • Copyright ©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贝博体育全站app官网
    地址:灵山大道星纬八路交叉口向南150米 邮编:237000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7012208号
    公安备案号:34152502000047 电话:0564-5084388  技术支持:贝博体育app 
  • 贝博体育官方微博

  • 贝博体育官方微信